米乐游戏官网网址不断听取客户建议并提升包装设备
APMGT-让自己成为专业的包装机供应商
来源:米乐游戏官网 发布时间:2024-08-07 12:15:35
王家巷,贵阳城市中心一条不过200米长、7米宽的小巷,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,凭借改革开放的春风,书写下城市发展历史的一页,诞生了贵阳第一批“万元户”。
如今,曾经商海起伏的王家巷,已改名为勇烈路,恢复成贵阳市内一条再普通不过的道路。还原曾经的王家巷,挖掘深藏个体经济发展史中的那一段功与名,丰富着贵阳城市发展的记忆,犹如53度的赤水河美酒,历久弥香。
在昔日亲历者的回忆中,往事一幕幕鲜活起来,把王家巷小百货市场的来龙去脉,似纪录片一般回放,让我们品味醇香时,耳畔回旋起唐代大诗人王维的那句古诗:君自故乡来,应知故乡事。
如今,这条路只是贵阳一条普通的市政道路。殊不知,40年前,当时路面还很狭窄的王家巷,却是贵阳商业风起云涌,市场活力激荡起伏之地,贵阳的个体经济以此为圆心,向全省甚至外省辐射。
1980年3月1日,王家巷小百货市场以总共6个水泥台摊位的形式,正式开张。这条长不过200米,宽不足7米,狭窄路面形成的个体户市场,不影响它在当时拥有“叫板”百货大楼的的气质,路两边一米高、两米长的水泥台上,摆放着百货大楼、喷水池百货商店买不到的小商品。
王家巷小百货市场,是贵阳市和云岩区政府,在贵阳市建立的第一个以个体经营为主的小百货市场,在改革开放伊始的上世纪80年代,颇具试水意义。
讲述人:董效田,89岁,1980年任云岩区人民政府区长,响应落实省、市关于发展个体经济的政策,在云岩区的王家巷推动创办小百货市场。
刚开业的王家巷小百货市场,还没有“小百货市场”的概念,总共只有6个摊位,分别在中华中路进入王家巷的两侧。开业一周,没有生意,一半的个体户撤走,剩下的三位个体户,也萌生去意。
个体户虽是国家赋予个体经营者的词汇,但是,它在最初出现时,并不受重视。那时,人们最满意的工作,是在工厂里当工人,除了工资不低以外,还因为劳保福利好:一年要发两套工作服、一双皮鞋,每个月要发两副帆布或纱线手套,自己省着用,节约下来的可以拿到劳保用品商店卖掉换钱。在工厂还有个好处,个人还可以学一些与生活紧密关联的手艺,比如:用铁皮敲菜锅、打铁炉子和烟囱管等。
大姑娘要嫁人,首选工人谈恋爱,回家和父母商量,她的对象是“几级工”,父母凭此推断小伙子每个月收入多少,能给姑娘带来多大的幸福指数。工厂出来的工人,每天有交通车接送上下班,长期在繁重体力活中练出一身疙瘩肉的小伙子,把一身蓝布工装穿得精神抖擞,个体户与之比较,相形见绌。
不过,个体户赶上了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一波热浪,靠自己的努力成了第一批让人艳羡而又遥不可及的“万元户”。当然,这是后话。
才开业的王家巷为什么很少有人光顾?我和市、区有关部门的同志一起找原因。我们分析贵阳的小百货生意,新中国成立以来集中在小十字周边的正山街。那时,这条街被贵阳人称之为“小巴黎”,其实,也就十几个百货摊,经营着不到20种外国来的小商品,大部分是美国货,不过是洋火、洋钉等,还有一些打着洋商标的针头线脑,没一样中国货。后来,政府把这一个市场的商贩组织起来,成立商贩联合会,开展经营活动,为群众服务。
1959年,政府在正山街小百货市场搭起了摊棚,从百货、文具、针纺、土杂四个批发部,批发货物给小商贩。在政府的全力支持下,小百货行业很快发展起来。到1963年,全市小百货商贩已增加到三百余户,仅正山街市场就增加到五十来户,经营的商品达到100多种,出现了繁荣兴旺的好势头。但由于历史原因,个体经商被视为洪水猛兽,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,方得到改变。
王家巷小百货市场开张前,人们没有规范的市场意识,况且,王家巷才开业一周,和几十年到百货大楼、喷水池百货商店的传统消费习惯截然不同,哪里一开始就会出现顾客如云的场面?正应了那句老话,心急吃不了热豆腐。
王家巷试水个体经济,作为管理方之一的中华中路工商所全心全意为商户们服务。此时,又有一位个体户撤离王家巷,只剩两位个体户在经营。看着惨淡的生意,这两位个体户说:“明天再也不来了。”工商人员苦口婆心地做工作:“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,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必要补充的个体经济有了合法的地位。”个体户回答:“大道理,大家都懂,可是我们要吃饭,在王家巷赚不了钱,就得找能赚钱的地方做生意。”个体户的话说到点子上,只有生意做得走,王家巷才能留住他们。
上世纪80年代的中华中路,是贵阳百货业的主动脉。当时,贵阳城不大,连接大十字和喷水池的中华中路,不到1000米长,却是整个贵阳,乃至贵州的商业中心。一到节假日,中华中路狭窄的人行道上,人头攒动;路两旁的五交化商店、工艺美术中心、服装店,摩肩接踵;专门放电影的人民剧场、人民会场门口,人山人海。
王家巷处于中华中路的中段,贵阳市政府考虑在这里开设一个小百货市场,是利用中华中路拥有“贵州第一街”的人流量资源,为刚刚兴起的市场经济做客源导入。而且,中华中路上也有不少待业青年在谋生做生意。建设王家巷小百货市场的初衷,就是想规范谋生的人群,用改革开放兴起的市场经济,打出贵阳融入市场经济的名片。当时,沿海发达地区,已经有了“万元户”,王家巷,就是要打造出贵阳的“万元户”。
作为管理“贵州第一街”的中华中路工商所,工作人员上街找流动摊贩,想把他们劝进王家巷。习惯了“打撮撮”(四处流动)的人们,并不认同工商人员的建议,他们常常是手提一个布口袋,里面装着一米见方的塑料布,以及自己设法搞来的火柴、蜡烛、扎头发的橡皮筋等货品,在大十字或喷水池的1、2路公交车站,把塑料布一铺,货物一摆,嘴里念着自创的顺口溜“走过路过,绝对不能错过”、“眼睛不要打眺,打眺就不见了”吆喝揽生意。中华中路的人行道不宽,有的人行道不足两米。流动摊贩堵塞人行道不说,还影响了市容环境。大禹治水,堵不如疏,政府部门引导他们进入市场发展,也是解决谋生问题。
中华中路工商所对辖区的摊贩进行摸底,动员他们到王家巷经营。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,王家巷进来了13户个体户。规模效应显现,3个月后,王家巷的经营户增加到24户。市场经济和个体户,成了一股活水,把王家巷小百货市场带得风生水起,人们口耳相传:“到贵阳没去王家巷,等于没到过贵阳。”王家巷,成为继百货大楼、喷水池百货商店之后,贵阳又一个商业地标。
1981年,在王家巷经营的个体户,发展到40多户,每天进出王家巷的顾客,数以千计。银行主动贷款给王家巷的个体户,帮他们发展。“王家巷现象”,在一年半的时间里,始终被省、市、区各级政府部门关注,因为王家巷的标本意义,对贵阳而言,是落实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“国营、集体、个体”一起上的商业政策,王家巷的一丝一发,牵动着各级部门的心。
1981年7月11日,时任贵州省长苏钢,带领省市区各级部门来到王家巷调研。当天,苏钢详细询问了个体户陈桂芳的情况,了解她的经营、收入、家庭情况,一系列关心和问候,都释放出对个体户的支持、关爱。这个画面不断在王家巷个体户的口中复述着,让大家看到了当个体户的希望。
1978年,贵阳的个体经济只有528户,其中经营针头线户。当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“国营、集体、个体一起上”的商业政策后,不到一年时间,贵阳市的百货个体户就发展到2866户,从业人员2883人。
个体户如雨后春笋,短短一条王家巷无法容纳这么多就业的人,政府随即开辟黑羊巷、正新街等地,建起顶棚市场,到1984年,整条中华中路的商业一片繁荣,堪称“贵阳版清明上河图”。
最初王家巷小百货市场的个体户,在重农、重工而轻商的传统视野中,被误认为是“没有出路的人”,背负了较大的社会压力、精神压力。不过,党对个体户的政策支持,让他们很快走出这一窘境。
上世纪80年代初期的王家巷,个体户中有“四大天王”,分别是:陈桂芳、余万英、彭金花、梁律华,他们以前都是挑着个货郎担,在贵阳游街串巷吆喝叫卖小商品。王家巷小百货市场开业后,他们在政府的引导下,申请办理个体工商执照,第一批进入王家巷做生意,并带动了100多名个体户进入王家巷经营,我就是被“四大天王”带进王家巷的其中一名个体户。
那时上海货在贵阳最受喜爱。买到上海货的人家,多有亲友在上海出差,顺便带货回来。当时交通不是很方便,能够去上海的人并不多,这就为咱们提供了做生意的机会。
我们几个王家巷的个体户相互约起,提着两个麻袋,直接坐火车去上海。我买不到卧铺票,也不想浪费这个钱,就在火车硬座上熬了两天两夜到达上海。在上海站一下车,挤上公共汽车前往南京路。关于上海的商贸,我是从王家巷的其他个体户嘴中听说的南京路,其余一概不知。繁华的南京路,逛得我眼花缭乱,学生用的塑料文具盒、弹子跳棋、玩具枪等等,全都是在贵阳没见过的新鲜玩意。我也不知这些货是哪个厂家批发来的,就以零售价买下来,回到贵阳后把差旅费和利润摊在每样商品上,放在王家巷卖。
塑料文具盒在上海卖1.5元一个,我在王家巷卖两元一个;弹子跳棋在上海卖4元一副,我在王家巷卖5元一副;玩具枪在上海卖3元一把,我在王家巷卖5元一把。这些商品,不但在贵阳闻所未闻,而且当时已经算是小百货中的高端货。
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,我这个个体户,在邻居、亲友之间不受待见,我们个体户做生意,也最怕遇见熟人,在他们的眼中,不读书、没本事、坐过牢的人才去做生意。我邻居就曾经呵斥他的小孩,说再不好好读书,长大后就像我一样去当摊贩。我当个体户的行为,在亲朋好友中完全是一个反面教材。而且,当工人“旱涝保收”——每个月工资固定、按月有劳保、生病可以报销药费住院费、按工龄可以分房子、好找对象,只有我们这些个体户,啥都没有,一切靠自己,赚的每一分钱,都是靠自己的汗水。
去上海“打货”,往返一趟10来天。火车上有小偷,我带的多是1元、2元的钞票,500元就是一大沓。妈妈把这些现金缝在我贴身穿的背心和内裤上,她说:“只要人在,钱就不会丢。”1981年6月,我在上海住的一家小旅社半夜失火,我在人们的尖叫声中惊醒,跑出旅社后只剩一件背心和内裤,浓烟熏得我睁不开眼睛,我下意识地摸背心的下摆和内裤缩筋带的位置,还好,妈妈缝在那里的钞票毫发未损。
上世纪80年代初,大多数贵阳人的月工资,普遍在30块钱左右,大家收入不算高,还要赡养家中老人,抚养膝下子女,生活负担重。尽管经济上不宽裕,但每周逛一次王家巷,是大家雷打不动的“规定动作”。
随着国家政策对个体户放宽,我们“打货”不再是在上海南京路,可以到温州等沿海城市的工厂里拿货,减少中间商赚取差价的环节,也降低了我们的经营成本。薄利多销,是我们“叫板”百货大楼、喷水池百货商店这两家在贵阳有20多年历史的老牌百货商店的“法宝”。
王家巷的生意,每天从上午9点开始,到下午6、7点过钟结束,中午开始持续到下午的高峰时期,拥挤的人流量可以用“针插不进、水泼不进”来形容,这为我们薄利多销提供基础。
当时,女生流行戴彩色纱巾,我们从温州的工厂进了10多个品种的货,远远多于国营百货商店只有两、三个品种的货物量。每条纱巾,我们加上车旅费、人工膳食等费用,成本在1元3角2分钱,加上利润,我们只卖1.5元一条。而国营商店要卖1.8元一条。王家巷卖的东西,可以讨价还价,这是国营商店所不具备的优势。我们卖最新颖的发夹,1角5分钱卖两个,而国营商店是1角钱卖一个。
人流量火爆的王家巷,用现在的话说叫:“天天都在过‘双十一’”。不到三年时间,王家巷的不少个体户,都成为沿海城市所讲的“万元户”。我算过一笔账,当时的工人,一年所有的收入加起来,能拿到400元钱,已经是最高的工资,我们辛苦两三年下来,成了“万元户”,这一切变化,都是党的好政策给我们大家带来的红利。说实话,我们这批贵阳最早的个体户,一开始经营时,都选择离自己家较远的地方,免得被熟人、朋友看见,不仅自己丢脸,还把父母及老祖宗的脸面扫尽。不过,靠自己的辛勤劳动成了“万元户”后,我们感觉,腰杆都硬起来了。
3年时间过去,王家巷从最初的门可罗雀,发展到车水马龙,每年营业额近100万元,缴纳税收多达8万元,成为贵阳成功发展个体经济的一张名片。
1984年初,贵阳市、云岩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,投资4万多元钱,在王家巷修建起钢架玻璃瓦雨棚,这个雨棚将王家巷的路面全部遮盖,解决个体户在露天坝经营时,受到日晒雨淋的问题。这一“呵护性”的举措,让王家巷小百货市场的经营风雨无忧,也使得市场更兴旺。
当年,王家巷里的个体户达到121户,巷内全部设满货摊,但申请到此经营的个体户络绎不绝,让这条默默无闻的小巷,变为一块令人瞩目的寸土寸金之地。而当年的个体户,正是凭借自己的勤劳与智慧,开创了贵阳市场经济的篇章。
讲述人:黄仕禄,1980年在贵阳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工作,曾对第一批进入王家巷小百货市场的经营户做过详细调查。
陈桂芳,是一个精明、泼辣、吃得苦的中年妇女,1980年3月1日,她第一个进入王家巷经营。
那时,陈桂芳家有9口人,靠丈夫30元的工资度日。生活不易,陈桂芳想尽办法,东拼西凑找亲友借了一点钱,挑个货郎担,悄悄卖点针头线脑维持家用。不久,陈桂芳的母亲和丈夫先后病故,办理他们的丧事,维持一家7口人的生活,陈桂芳又借了亲属和朋友800多元钱。
日子虽然过得艰难,有一股牛脾气的陈桂芳不服输。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,陈桂芳咨询工商部门,领到营业执照。听说个体户做生意可以贷款,她又向银行申请,先后两次得到贷款1000元钱,作为经营小百货的本钱。
王家巷开辟为小百货市场时,陈桂芳第一个进入市场经营,卖一些家居必需的小百货物资。头脑活络,热情好客的陈桂芳,生意做得红火,仅仅一年的时间,她就还清了800多元钱的旧债,又提前还清了银行的贷款和利息,家里还添置了家具和电视机、缝纫机、收音机、电风扇等,日子越过越好。
1984年,王家巷小百货市场在贵阳、全省都火得不得了的时候,依靠自己努力获得成功的陈桂芳,已经是个体劳动者协会中华中路分会副主任、云岩区个体劳动者协会副主任和云岩区政协委员。
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,40多岁的余万英一家四口,就靠她一人提着小篮子,装点日常小百货,走街串巷卖得钱来用于生活。王家巷小百货市场开张后,余万英在政府部门的帮助下,进入王家巷经营,她也是第一批到王家巷经营的六户之一。
依靠党的好政策,加上自己的勤劳,几年下来,余万英家的生活发生了翻天复地的变化,不仅置办了房子,两个儿子娶了媳妇,而且都有了自己的电视机、录音机、洗衣机,家里还有存款。
1984年,54岁的余万英常说:“自己富了不算富,要大家富才算富。”云岩区个体劳动者协会买房子缺钱,她借出1000元钱;个体户朱益贵夫妇做生意没有本钱,她借出1000元钱;国家发行国库券,她又认购了500元钱。
从年轻时开始,张正雅一直在做生意,对于个体户的业务来说,她是行家里手。王家巷的小百货生意吸引大量的待业青年来经营,但他们不清楚程序,就连办工商执照也是“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”,不会申请。这样的个体户有几十户,大家都在干着急。
这时,张正雅便站了出来,说:“请大家放心,我来帮大家处理问题。”她挨门挨户统计王家巷的个体户,把大家的营业执照集中起来,造册登记,送有关部门审批,办好后,又一个个分发到同行手里。
张正雅每天为王家巷个体户们的事情忙碌,耽搁了自己家的生意,家人埋怨她“闲事管得宽,管到脚弯弯”,张正雅的态度是:党的政策好,日子好过了。我们生意要做,但是好事更要做。